來源:騰氏水產商務網 時間:2022-12-06 10:27:57 查看:
10月下旬,為了深入了解今年安徽蝦蟹的養殖和銷售情況,本刊記者深入走訪了宣州區的水陽鎮、朱橋鄉、貍橋鎮、洪林鎮、沈村鎮等養殖區域做一線調研。上篇文章已詳細介紹了水陽鎮的養殖情況,“被低估的安徽螃蟹,中國幼蟹第一鎮的發展潛力在哪里?|安徽調研系列④”。
在主流河蟹市場迎來收官之際,記者繼續將貍橋鎮、朱橋鄉、洪林鎮以及沈村鎮今年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情況、市場需求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梳理,供大家了解和參考。
貍橋鎮:
高溫、農排線路老化致7成河蟹養殖戶虧損,開啟品牌建設和稻漁綜合種養是未來出路
貍橋鎮位于蘇皖兩省交界處,北臨固城湖,與江蘇高淳僅一湖之隔,擁有5.4萬畝的養殖水面,是宣城最大的成蟹養殖區。優越的地理條件讓貍橋養蟹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水草螺螄豐茂、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加上自己的獨到管理,養出了品質好蟹,是著名的古丹陽河蟹金三角產地。
然而,今年養殖螃蟹遇到了許多意外情況。據了解,當地農排線路老化,高溫時期,許多養殖戶增氧機無法及時開啟,螃蟹遇高溫又缺氧,死蟹較為嚴重,可能有7成養殖戶虧損。同時因為高溫持續時間較長,螃蟹第四道蛻殼期推遲,第五道蛻殼期又碰上水草腐爛,今年的成活率都不大理想。
針對今年所遇到的情況,河蟹養殖戶韓春財要改變明年的水草布局,他和記者透露道:“明年打算種扁擔草(苦草)和節節草,以前我套栽的是伊樂草和節節草,但伊樂草不耐高溫,容易腐敗,節節草螃蟹又喜歡吃,容易將它吃光,所以我打算明年改進一下?!?/p>
銷售方面,貍橋與高淳僅一湖之隔,養殖戶會將螃蟹運到高淳河蟹交易市場售賣,也有養殖戶會通過電商的方式出售。但今年因為疫情,流通受阻,許多地方封閉管理,無法收發快遞,大閘蟹屬于鮮活水產品,電商銷售渠道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蘇皖大閘蟹配發中心負責人孫良才也有這方面困擾,“今年由于新冠疫情老百姓收入銳減,導致消費疲軟,市場行情不理想,養殖戶都在尋求新出路,大家意識到要打造屬于自己的區域品牌,才能夠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江蘇前兩年也打造了一個長蕩湖品牌,在北京進行推介后非?;鸨?,之后長蕩湖大閘蟹名聲大噪,溢價能力非常明顯。品牌可以快速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我們也有南漪湖品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南漪湖品牌打響?!?/p>
孫良才在貍橋鎮寶塔村擔任村書記,他十分關注國家的糧食政策,“今年,貍橋鎮寶塔村也開始了稻漁綜合種養的試點,打算讓小田變大田,不僅保證了糧食安全,還能夠保證養殖的效益?!?/p>
朱橋鄉:
10月成蟹行情比往年少1倍,養殖戶靠賣老頭蟹盈利,整體效益不及去年
朱橋鄉,隸屬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地處宣城市東北部,四周與養賢鄉、五星鄉、貍橋鎮、沈村鎮交界。水產資源豐富而獨特,是國家農業部、安徽省農委認證的萬畝河蟹、青蝦綠色生態養殖基地。
據朱橋鄉水產站站長芮金兵稱,朱橋鄉的成蟹養殖在宣州區占據重要一席?!凹由虾訙霞暗咎镳B蟹,朱橋鄉整體水產養殖面約有2萬6千畝。由于今年持續高溫,導致水草腐爛,成蟹產量可能不及往年。成蟹行情也不容樂觀,截止到10月23日,同期規格的螃蟹價格比往年少了一倍。往年3兩的母蟹塘口價能賣80~90元/斤,今年才賣40多元/斤,3.5兩的母蟹原來賣100多/斤,如今才賣50幾元/斤,同規格的公蟹,也才賣20元/斤左右?!?/p>
隨后,記者前往養殖端進一步了解情況。在朱橋鄉承包了30畝稻田養蟹、另外也有精養成蟹的王利國稱他塘口的成蟹已賣了8成,但稻田里養的成蟹還有70%沒賣,大家都在等行情好轉再開始賣蟹,所以等到11月中旬才上市。
問及養殖效益,王利國回答,“養螃蟹前兩年效益還可以,能掙1萬元/畝,一般都有6千~7千元/畝。但這兩年很不理想,今年我也掙不到錢,很多人只能保本,虧本的可能占一半。成本增加了不少,僅飼料就漲了將近1千元/噸?!?/p>
在朱橋鄉養了30年河蟹的榮玉意稱,他今年有盈利,但效益不及往年。他在朱橋鄉有130畝的青蝦、河蟹和魚的混養塘,“這樣屬于分散風險,利大于弊?!?-6月份期間賣青蝦,價格從30元/斤到100元/斤不等。4~6月繁殖青蝦蝦苗,20畝繁殖的蝦苗,大概放到15~20斤/畝。7月份賣“6月黃”,今年賣價和去年基本持平,2兩左右在40元~50元/斤之間。成蟹上市后到10月下旬,陸續賣了3000斤左右。
記者調研過程中了解到,今年賣老頭蟹的養殖戶有不少是盈利的,其中包括朱橋鄉河蟹養殖戶何登松。他與別人合作生態養殖螃蟹和花鰱,目前擁有300多畝水面,分6個塘進行魚蟹生態混養?!拔医衲?、6月份就起賣老頭蟹,當時2兩可以賣到60元/斤,除去5萬元的河蟹養殖成本,共賺取了10萬元利潤?!?/p>
洪林鎮:
引領稻漁綜合種養,今年小龍蝦養殖效益相對理想,整體畝利潤在2000元左右
據了解,洪林鎮主產小龍蝦,主要有精養和稻蝦共作兩種模式,其中稻蝦養殖面積大概有3萬~4萬畝。這里也是宣城市規模較大的一個早苗供應基地,供應到周邊郎溪、養賢、水陽以及蕪湖市南陵縣等地的小龍蝦苗,每年可能有10萬斤左右。
來到洪林鎮的第一站,記者走訪了上海海洋大學宣城稻漁綜合種養科研基地,這是一個集研發和中試的稻漁產業基地,主要開發稻蝦、稻蟹等新模式。據上海海洋大學宣城稻漁種養科研中心負責人張冬冬博士介紹,目前基地總面積為160畝,水域面積在110畝左右?;乇粍澐譃?個功能區,分別是稻蝦示范區、稻蟹示范區、苗種繁育區、成蟹保種區以及尾水凈化區。
上海海洋大學宣城稻漁種養科研中心負責人張冬冬博士
張冬冬告訴記者,這幾年他們團隊在探索“小龍蝦—水稻—河蟹”、“小龍蝦—水稻—羅氏沼蝦”、“小龍蝦—再生稻—小龍蝦—再生稻”等新型稻漁綜合種養模式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并將新模式的詳細介紹分享如下:
(1)“蝦稻蝦”模式:即小龍蝦—水稻—羅氏沼蝦。傳統稻田養小龍蝦,有個缺點,在高溫時期,小龍蝦會有“五月瘟”,病害比較嚴重,而且高溫小龍蝦鐵蝦比較多,還會刺激小龍蝦打洞,年底時處理不干凈會使得小龍蝦近親繁殖,進而導致小龍蝦種質退化。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我們將高溫期的那茬蝦換成羅氏沼蝦,沼蝦在高溫期產量好,價格也高。到今年為止,我們已經試驗兩年了,都成功了,我們是2月底至3月初放第一茬小龍蝦苗,到了4、5月就賣蝦。7月份放羅氏沼蝦苗,9月底就可以上市,到10月中旬就全部賣完。
(2)“蝦稻蟹”模式:我們今年嘗試一個新的模式,稻田養老頭蟹,一個塘87%都是老頭蟹。在6月份放入豆蟹,到10月初開始賣老頭蟹,平均在一斤10幾元,規格平均在1兩左右。
(3)雙季蝦雙季稻模式:雙季稻就是種再生稻,在稻子之前養一茬小龍蝦,再種上水稻,水稻收割之后再養殖一茬小龍蝦。第二茬的水稻產量低一些,主要是為小龍蝦育苗做準備。第一茬養成蝦,第二茬育小龍蝦苗。
張冬冬表示,傳統的稻蝦共生模式,效益比較低。為了避開集中上市,他們帶動周邊養殖戶學習養早蝦?!艾F早蝦的市場需求非常大,但苗種供應不上。目前我們重點在做早蝦繁殖,從去年開始我們就在做大棚育早蝦苗,今年開始室外土池嘗試育早苗。早蝦繁殖我們已經取得一些成效了,第二步開始做羅氏沼蝦苗種的本土化,嘗試繁育供應等工作,現在羅蝦苗需要從湖州淡水所引進?!?/p>
張冬冬透露,明年會開展再生稻育小龍蝦苗,同時著手小龍蝦苗種的選育?!耙驗榘不帐堑诙蟮牡緷O省份,僅次于湖北,這兩年稻漁面積增長速度非???,但是巨大的小龍蝦市場卻沒有一個本地化的苗種,所以我們想做不同性狀的苗種選育?!?/p>
通過調研得知,今年本地小龍蝦的養殖效益相對理想,利潤在2000元/畝左右。洪林鎮小龍蝦養殖大戶何忠國說,今年小規格的小龍蝦價格好,收益不比去年差,但今年的產量不及去年。他在當地有120畝水面,主要養殖小龍蝦的成蝦和育苗,其中近40畝養種蝦,10畝大棚育苗,另外15畝專養加州鱸。
他和記者分享了他的小龍蝦養殖模式,“因為搭了大棚,我一般比較早放苗,在3月份開始放苗,第一批蝦苗量也不大,每畝控制在3000-4000只,規格是30-40斤/畝。養一個月,到4月上中旬就賣掉了。賣掉以后再進行第二次投苗,4月10號左右大面積投苗,大概8000只左右/畝,因為只養一季蝦要把產量提上來,產量一般在400斤/畝。如果是兩季蝦,產量一般控制在350-400斤/畝?!?/p>
蝦苗方面,何忠國今年蝦苗賣了8萬多元,均價10塊多/斤?!敖衲晡矣?0畝的塘育苗,產出了有2萬斤的苗,留8千多斤給自己,其余1萬多斤賣掉?!?/p>
沈村鎮:
“稻蝦共生” 帶動村民致富,不僅在“蝦”上面用功,也在大米上做文章
宣城市金勝種養專業合作社社長徐訓才帶領社員在沈村鎮勝利村大力發展稻蝦種養一千多畝面積。徐訓才表示,我們不僅在“蝦”上面用功,我們在大米上面也在做文章。合作社已注冊“金遇源”牌稻蝦米品牌,所以蝦稻共生,不僅要靠蝦賺錢,也要靠米賺錢。
提到今年小龍蝦的養殖情況和效益,徐訓才說,這兩年,稻蝦養殖面積在100畝以內的,小龍蝦效益在2700元左右/畝。面積比較大的,像他有800畝以上的,平均效益在1500元~2000元/畝。未來他計劃把小龍蝦的經濟效益提升到3000元/畝。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效益賬,小龍蝦產量可以達到270斤~300斤/畝,大米1畝田能產1千斤稻子,可以打出680斤~700斤大米。今年稻田里混跡了一些泥鰍和青蝦,效益每畝可以賺100多元。因此,他明年在今年模式的基礎上,等小龍蝦上市了,稻子種好后,再往田里放些泥鰍和青蝦苗,來提高經濟效益。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賣蝦情況不好,運不出去,只能在當地賣,會被當地的販子壓價。等到疫情好轉,管控解除后,我們發到上海賣了一個多月,整體效益還可以,一般情況下,兩蝦可以賣到35元/斤,中蝦賣22元/斤。今年的小蝦、蝦尾價格不錯,但整體小龍蝦產量比去年低?!毙煊柌耪f道。
總結
近年來,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漁業發展,把加快宣州區河蟹產業發展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首選產業來抓,持續加大對漁業發展的投資力度,不斷出臺鼓勵河蟹發展的扶持政策;安徽省相繼出臺《漁業富民行動方案》,《安徽省水產跨越工程》;宣州區區委、區政府先后制定了《宣州區灘涂發展規劃》、《宣州區水產跨越工程實施意見》和《宣州區實施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
據宣城市宣州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副站長余護透露,目前宣州區共有38萬畝養殖面積,今年宣州區增加的養殖面積主要是稻漁綜合種養方面,大概增加了3萬5千畝。
今年很多地方包括宣州區遭遇了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專門制定了宣州區漁業應對高溫干旱的技術措施,同時要求干部深入一線塘口去做現場技術指導?!敖衲晡覀兊墓ぷ鏖_展難度可以說是我們漁業發展中最難的一年,主要表現在幾方面,一是養殖戶在技術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水草管理和增氧技術都不會很好的運用。二是水產站工作人員有限,面對今年的特大干旱,以及龐大的養殖群體的問題要處理應對,工作挑戰非常大。第三,今年的疫情影響,從年初的大眼幼體培育方面就遇到很多困難,主要是疫情防控招不到工人,沒法及時給大眼幼體喂食,導致了大眼幼體質量下降?!庇嘧o說道。
余護認為,近年來,成蟹的產量可能已經供過于求了?!敖Y合這幾年的效益來看,我估計有盈利的只有1/3,另外保本和虧錢的各占一半。對此,我們也希望通過一些技術培訓,提高養殖戶的技術,幫助他們轉變養殖模式,降低產量,提高質量,增加效益。并且建議他們混養或者稻漁共作,有效降低養殖風險,提高糧食安全。
針對小龍蝦早蝦和青蝦行情比較可觀,余護稱,今年他們也在和一些企業、養殖戶共同探討,建議在成蟹塘里,第一季養小龍蝦,在2月底3月初放小龍蝦苗,到4月份賣蝦。之后就開始養河蟹,在7、8月份再放一季青蝦,這個模式就叫做“蝦(小龍蝦)蟹蝦(青蝦)”高效混養模式,共同推進蝦蟹養殖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