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騰氏水產商務網 時間:2023-02-23 09:02:48 查看:
據悉,受長江流域極端高溫和持續干旱影響,河蟹養殖出現蛻殼延遲、個頭偏小、缺氧死亡率高等情況,2022年全國河蟹產量預計減少至70萬噸左右,且在銷售高峰時又遭遇各地疫情封控,行情低迷,導致去年河蟹養殖大面積虧損,令養殖從業者苦不堪言。
為了推動河蟹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高河蟹養殖成功率與養殖效益,深耕華東市場多年的三智生物,一直在布局運營河蟹產業鏈,并聚焦養殖模式探索與創新、養殖流程配套相關技術落地,在泰興黃橋鎮建設了“三智農場”,主要從事扣蟹培育、成蟹養殖、精品蟹流通、養殖技術服務與推廣等,年產優質扣蟹600萬只,六月黃2萬斤,精品蟹10萬斤,服務于周邊10000多畝河蟹養殖面積。
近日,本刊記者實地走訪了三智農場,特別邀請采訪了三智農場運營總監成建平,請他為我們解讀三智農場的建設初衷、運營模式、技術成果等。
三智農場運營總監 成建平
閉環式運營八年,
年產扣蟹600萬只,六月黃2萬斤,精品蟹10萬斤
當代水產:能否簡單介紹下三智農場目前的發展情況?
成建平:自成立以來,三智農場依托蘇州大學蔡春芳老師團隊、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葉建生老師團隊,在養殖人才培養、優質蟹苗培育、精品蟹養殖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年產優質扣蟹600萬只,高品質六月黃2萬斤,精品蟹10萬斤。
三智農場在河蟹養殖模式上經過數年探索與創新,在公母分養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234”養殖模型,在精品模式、高產模式等方面積極示范與推廣,帶動周邊養殖戶取得了不錯的效益。
當代水產:三智生物在水產動保領域運籌帷幄十年,并致力于河蟹全產業鏈的打造,而三智農場作為其中的關鍵一環,您認為具有怎樣的地位和意義?
成建平:三智生物對于三智農場的定位,不僅僅是養殖河蟹,更主要的是在種蟹選擇、蟹苗培育、扣蟹養殖、成蟹養殖等方面積極示范,還承擔著為河蟹產業健康發展建立更好的養殖模型和養殖高品質商品蟹的推廣服務工作。
近幾年三智農場先后建立了不同養殖模式操作流程、養殖環境生態調控技術、河蟹不同階段的營養強化與保健方案等,同時也為三智生物的新產品提供實驗場地和對象,并且也能起到示范帶頭的作用,引導周邊其他養殖戶嘗試使用新品,有利于新品的快速推廣。
當代水產:在河蟹生產機械化、智能化、現代化等方面的打造,三智農場這些年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成建平:智慧農業方面,在三智公司物聯網團隊支持下,基地建立智能監控、溶氧檢測、無人機投餌、自動割草機等一系列自動化設備,有水質檢測、弧菌檢測室、電子商務服務站。
以溶氧智能調控為例,三智農場所有塘口安裝“微孔+水車”復合增氧系統,確保增氧功率0.7kW/畝以上;應用物聯網智慧養殖環境檢測溯源系統,實時監管池塘。一旦水中溶氧降至臨界點,系統就會報警,啟動增氧機自行增氧,使水體始終處于充足溶氧狀態,保證了河蟹健康生長。
“好螃蟹,匠心造”,
全力探索生態養蟹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
當代水產:“三智農場”精品大閘蟹是如何養成的?品牌運營及市場銷售是通過什么途徑?
成建平:“好螃蟹,匠心造”。三智農場深諳馭蟹之道,并且善于應用生態養殖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
首先,從選址上就相當考究,泰興靠近長江,塘底以沙土為主,沙土的通透性強,底質好,養出來的河蟹底板白凈;其二,在增氧設備方面,建立了“立體式”增氧系統,包括底部微孔增氧以及水車;其三,在餌料方面,根據蟹的各個生長階段對營養的需求,按比例合理調配優質蛋白飼料和鮮活餌料;其四,在動保投入上,在養殖全程中使用能夠提高河蟹免疫抗病力的天然植物類保肝、健腸和抗應激類產品,并全程使用微生態制劑調控水質。
三智農場采用“良種優選、活水養殖、優質飼料、營養保健、動態增氧、水草養護、菌藻平衡、智能監控”等管理方式,實現養殖全流程的精準管理。
在成蟹銷售上,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開設有三智農場專賣店,同時在線上開通了“三智農場優購”的微信電商平臺,并開拓了一些對接酒樓、飯店、超市的特供渠道,以及為其他苗場提供優質的種蟹。
對于品牌運營,我們是以口碑宣傳為主,以“為了那一口鮮甜”為使命,走的是高品質的精品蟹路線。上市河蟹確?!皾M(膏黃飽滿)、實(肉質緊實)、鮮(口感鮮香)、甜(入口溢甜)”。
此外,為了提高售后服務質量,我們還組建了線上客服團隊,專門處理售后的各種問題,包括品蟹后的評價反饋、運輸傷亡賠償問題等。
當代水產:作為從業十多年的“養蟹達人”,您認為當前成蟹養殖中有哪些痛點?如何處理?
成建平:以2022年河蟹養殖情況來分析,目前養殖痛點主要有這幾個方面:
第一,成蟹養殖第一殼損傷率較大,屬于“隱性”偷死,這與苗種質量以及越冬管理不到位有關,因此,養殖戶應該挑選質量好的蟹苗,并且在第一殼前要把池塘環境、水質處理好,并在初期進行營養保健,促進肝腸功能的快速恢復;
第二,河蟹肝胰腺綜合癥問題逐漸凸顯,比如花肝、白肝、灰白肝等,在養殖過程中,使用優質飼料,并定期使用三智天然植物產品益肝靈、草本衛士等保障肝臟、腸道健康,可顯著減少此類情況的發生;
第三,高溫水草管理是值得注意的,建議養殖戶在高溫來臨之前定期施肥,嚴格控制水草密度,及時打撈枯草、爛草,有條件的可適當投放一些螺螄,用以凈化底質、提高蟹的體質;
第四,五殼后存塘蟹“偷底死”問題,通常是由養殖戶投喂大量冰鮮魚過度催肥引起的,這往往會產生蟹黃稀、容易褪黃以及病害高發的風險,進而引發蟹的大量傷亡。
當代水產:2022年受高溫天氣影響,全國大閘蟹普遍減產,三智農場是如何應對惡劣天氣的呢?
成建平:我認為,應對高溫天氣可以從水草、投餌、溶氧、底質方面入手,例如在水草管理上注意及時拉草,適當提高水位,加大換水量;放養螺絲,改良底質,提高河蟹營養(補充活性物質);餌料選擇高品質飼料,搭配營養類物質多維、多礦拌料;溶氧方面采用機械增氧(底增氧、水車式)、水泵打水等;提前做好底質改良工作。
當代水產:當前業界流行起“六月黃”、“公母分養”等創新型模式,三智農場在河蟹養殖新模式探索上有哪些成果可以分享給大家呢?
成建平: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探索不同的模式,通過實踐總結出一套自己的理論。在“六月黃”養殖上,我認為技術核心點在于大規格公蟹苗(25頭/斤以內,端午之前上市)、塘口面積要?。?0畝以內)、放養密度要高、伊樂藻種植要密、飼料營養要高(42蛋白以上)、在上市之前提前十天把水草撈完(確保三殼蛻殼整齊,盡量用平底塘養殖)。
在“公母分養”中,我們以純母養殖模式為主,技術關鍵點在于提前一個月育肥(高蛋白飼料或冰鮮魚)、提前上市搶高價。
河蟹產業鏈“三智樣板”,
打造清潔生產、食品安全、疾病防治示范基地
當代水產:在2023年新的一年里,您認為三智農場在哪里還有可以改造和升級的地方?
成建平:我認為可以改進的地方有:一是加大與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斷提升河蟹品質及風味;二是加大人才梯隊培育,為未來養殖規模發展儲備專業化、年輕化人才;三是加大智能化設備應用,提高養殖流程規范化、標準化、數據化;四是升級改進六月黃養殖模式;五是增加與知名水產品流通企業合作。
當代水產:在您看來,三智農場是個什么樣的農場?您希望未來把它建成怎樣的農場?
成建平:三智農場未來將打造成三個方向的示范基地,為河蟹產業鏈的發展提供“三智樣板”。
第一,清潔生產的示范基地。
目前國家對環保工作高度重視,我們三智農場未來將把節水減排、循環利用作為基地的主攻方向,從合理投苗、科學投喂,減輕污染水環境;同時,規范養殖尾水排放和監測,提高環保意識;另外,示范推廣飼料替代冰鮮魚方案,提高飼料轉化率,減輕對養殖水環境的壓力。
第二,食品安全的示范基地。
我們將開展病原生物監測和環境檢測,根據檢測結果指導基地生產和為周邊農戶服務,推廣使用微生物制劑和天然植物等,大力推廣科學健康養殖方式,確保河蟹品質,打造成消費者“放心吃”的農場。
第三,疾病防治的示范基地。
近幾年河蟹肝胰腺病變綜合征、河蟹顫抖病、腸炎病等疾病頻發,三智農場將做好重大疾病的生態防控、專項檢測、營養保健等技術研究和示范推廣。
當代水產:您如何看待當前的河蟹產業發展?將來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發展新趨勢?
成建平:整體上河蟹產業發展進入低谷期,從宏觀方面看,受到國際金融通脹與戰爭危機、國內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養殖成本持續上揚、行情長期低迷、消費整體疲軟;從養殖面上看,存在普遍成活率低、產量低、品質差的現象,虧本面進一步擴大,有部分從業者在自身條件不具備、理解不透徹情況下,盲目跟風,模仿新模式,加大養殖風險。
因此,我建議養蟹同行們需要腳踏實地,循序漸進,量體裁衣;選擇好苗種,規劃好合理密度與規格,提高養殖管理水平,提高養殖成活率,追求合理產量,努力養好品質,擇機賣好蟹。此外,河蟹產業今后在深加工、預制菜等領域將會進一步完善,市場對河蟹質量、肉質、口感提出更高要求,中小規格蟹的需求量加大。